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作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应当以“明理”为基

【稿源: 合肥日报】 【日期: 2021-03-18【浏览次数: 【打印】

    编者按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全市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本报特约省、市部分党史专家撰写理论文章,对党的历史和理论进行深入宣传阐释,以飨读者。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次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论断对全党进行的一次极其重要的理论武装,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新时代的一个重大步骤,是对全体党员一次十分重要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本质上是以理服人、以理化人,因而就决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必须以“明理”为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印发的《通知》提出,学习教育的总要求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的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个“总要求”是达到“目的”的前提和先导。而在“总要求”中,“学史明理”又是实现“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先导和前提。因而“学史明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基础环节。这更要求党史学习教育必须以“明理”为基。

  在明确了党史学习教育必须以“明理”为基之后,重要的就是要明确应该“明”什么“理”。最重要的“理”就是百年党史中蕴含的那些最重要学理支撑,可以说是百年党史的根本逻辑,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正确党史观的核心内容。为便于理解,姑且用“一二三四”来指代。

  “一‘贯’初心”

  2019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2020年12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2020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也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可见,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百年历史最基本最重要的论断之一。对照百年党的历史实践,这种践行,从横向看,贯穿党的全部奋斗之中;从纵向看,贯彻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从频次看,是坚持不懈、一刻不断、一以贯之的;从性状上看,是义无反顾、坚韧不拔的。这种践行,就像一根红线,连续不断地透过重重阻碍,贯穿着党百年历史的全过程、各方面。

  “两大任务”

  “初心”一词,去年8月作为新词汇收入最新版即第12版《新华字典》中,释义为:最初的愿望。这表明“初心”毕竟是观念和价值层面的东西,要想把它变为现实,必须通过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实践途径。那么,百年之中党在实践层面、操作层面上是怎样(或者说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去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的呢?回答是:领导全中国各族人民,逐步遂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其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其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构成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89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这个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后来,主题、主线中第二项历史任务适应和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表述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鲜明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党史主题、主线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目前,仍然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第二项历史任务的基本表述,但“民族振兴”的任务寓于其中。

  “三史统一”

  习近平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89年的历史,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这就意味着,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不懈奋斗史,也是思想探索史,又是自身建设史,是党的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在党百年奋斗历史的本体中的统一。关于思想探索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四项结论”

  从历史结论看,党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百年历史的结论有多个方面,但最为根本、居于最高位置、能够管总的历史结论就是以上四项,为习近平总书记所着重论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些论断,是党对自己历史经验的客观精准的新认识,是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些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综上所述,“一‘贯’初心”“两大任务”“三史统一”“四项结论”,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重要论述中领悟出的党的百年历史最重要最根本的学理支撑,也可以说是根本逻辑。这“一二三四”同时作为正确党史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党史学习教育必须以“明理”为基的“理”的基本要义。当然,正确党史观不仅仅只有这“一二三四”,还包括坚持党中央两个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坚持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这也都是“理”中应有之义。

  (作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 苗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