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史志宣传 > 红色文化 > 正文

孙仲德纪念馆

【稿源: 中共合肥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日期: 2008-08-12【浏览次数: 【打印】

   

    孙仲德(1901—1961),名家骥,曾用名余凯章,肥西县三河镇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入私塾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到商店当学徒。青年时考入直系军阀保定营军校, 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后任合肥县三河镇商装队长。通过表弟颜文斗(中共合肥中心县委负责人之一)的关系,与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取得联系,利用其公开身份秘密组织“舒(城)、庐(江)、合(肥)地区赤卫互济会”,任互济会主任,发动贫苦农民抗租、抗税,积极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肥南区委书记。1935年任中共皖西北特委委员和游击师师长,率师活动在合肥、舒城、庐江、寿县、定远等广大地区,进行数百次战斗。1936年到长江黑沙洲一带开展芜湖、无为、繁昌三县的中共组织建立工作,发动农民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1937年被派往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情况和请示工作,同年7月入抗大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1938年回皖,先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新四军七师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司令员、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等职。1943年在任和(县)含(山)地委书记、和含支队长期间,率队开辟皖江根据地,并为之巩固和发展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1947年底,根据粟裕和唐亮的指示,他和梁从学率领华东野战军第四纵三十三团及干部大队,深入淮南地区恢复党的组织和武装,开辟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参加淮海战役以后,他立即到沿江一带组织民工、筹措船只和粮草,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工作。1949年,他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届一次会议,并参加开国大典。建国后,孙仲德同志历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副主席、上海第二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等职。1961年11月4日在合肥病逝。

    2003年10月,中共三河镇委、三河镇人民政府在三河镇东街建成“孙仲德纪念馆”,该馆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占地面积85 ㎡,建筑面积170㎡,是一座上百年的历史建筑。里面陈列着孙仲德穿过的军装、抽过的烟斗、还有他参加第一次全国人大的出席证等珍贵史料。目前该馆保护良好,对外开放,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肥西县委党史研究室)